
第1章 别让我思考
Krug可用性第一定律
可用性第一定律:别让我思考
网页上每项内容都有可能迫使我们停下来进行不必要的思考。每一个问号都会加重认知负担。
另外一个不必要的问号来源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明显的链接和按钮。作为一个用户,永远不该让我花时间去思考某个东西是否能点击。
其实并不需要列一份检查清单,附加到你的Web设计检查清单里。最重要的是理解去掉问号的基本原则。
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页面或屏幕都不言而喻,他们不需要思考就能明白。
不过,有时候特别是你在进行一些崭新的、开拓性的或者非常复杂的页面设计时,也许只能做到“自我解释”。
至少让它自我解释:在一个自我解释的页面,页面元素的外观(例如尺寸、颜色和布局),精心选择的命名,少量仔细斟酌的文字,它们综合在一起将创造出一种接近瞬间的识别效果。
让页面或屏幕不言而喻就像把商店布置得光线良好:这样会让所有商品看起来更美好。
第2章 我们实际上是如何使用Web的
扫描,满意即可,勉强应付
我们认为的“精心准备的文字”(或者至少是“产品资料”),在用户看来更像“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驶过的广告牌”。
用户由于总是任务在身,知道自己不必阅读所有内容,善于扫描,用户会花极少的时间来阅读大部分的页面。
事实上,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不会选择最好的,而是选择第一个过得去的,这就是满意策略。
Gary Klein在他的书《Sources of Power》中描述了这种现象:Klein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自然决策方法,他的观察队伍带着广为接受的理性决策模型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研究。 以火灾指挥官举例,他采用了头脑中想到的第一个合理计划,然后在心里快速检查了一下可能的问题。如果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开始行动。
为什么Web用户不寻找最佳选择呢?
我们总是处于忙碌中:寻找最佳策略很难,需要的时间也很长,满意策略效率更高。
如果猜错了,也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对选择进行权衡并不会改善我们的机会
猜测更有意思:如果猜对了,速度会更快
我们不是追根究底,而是勉强应付:因为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是否明白背后的运行机制不重要;如果发现某个东西能用,我们会一直使用它。
如果访问者的表现让你觉得你似乎在设计广告牌,那就设计出了不起的广告牌吧。
第3章 广告牌设计101法则
为扫描设计,不为阅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