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个铁粉:打造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
S0 铺垫:从“人品+作品”出发,承接三股驱动,再落入4℃模型
个人品牌的本质是人品和作品
人品是个人品牌的内核
作品是个人品牌的核心武器,意味着是否专业,能否解决他人的实际问题
由弱到强成为铁粉的三种驱动力
需求驱动:客户根据需求找内容
环境驱动:有交易体验建立信任
信任驱动:建立信任再谈交易
打造个人品牌的4℃铁粉模型
辨识度
- 品牌定位、品牌名、人设
专业度
- 真切地解决客户的实际需求与问题
连接度
- 是否有过交流?见过面?成过事?
价值度
- 产品有价值,人才有价值
S1 辨识度:先被看见,再被记住
公开表达
内心的能量指数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喜欢公开表达
才华 + 分享欲撑起公开表达
- 通过目标用户能接触到的流量平台,如微信朋友圈、视频号、小红书等,持续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价值观、生活理念,展现自己的才艺、生活状态
选择平台
是否符合个人调性?
- 选一个自己舒服的表达方式:短视频、音频、文字、图片
平台用户是否精准?
- 思考清楚想吸引什么样的人
平台是否处于上升期?
- 健康快速发展中的线上或线下平台
品牌定位
搞清楚“我是谁”的3个锚点
热爱
- 你在做这件事时,会不厌其烦、精益求精,即使困难重重,你仍不愿放弃
擅长
- 拆解出你的核心能力
需求
现状跟期望之间存在差距,这个落差,就是需求
- 种子用户?竞争对手?头部对手?市场规模及增速?
脱颖而出
垂直领域,抢占先机
用户垂直
- 基于特定群体进行定位,为他们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跟他们一起成长
内容垂直
任何领域都拥有若干细分方向
从各平台搜索找对手,从同一主题的内容方向、维度拆解对手的信息,锚定你的分支,绕开对手,并占领它
借助对手,借位打力
- 善于借助对手的力量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本质上是一种“纳什均衡”的双赢
在形式上,有模有样
给形式注入灵魂,植入思想、价值观
- 搭建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体现你灵魂深处的个性、情怀、思想、价值观
价值感上,夺人眼球
制造价值
- 从你过往的关键事件当中,挖掘出核心亮点,盯住其中的1~2个,进行标签化,得到的结果就是你价值定位的锚点
建立信任状
- 名人背书、荣誉事件、优秀案例、媒体站台、出书、用户见证等
反复曝光
- 让用户对你看得见、摸得着,在用户心智中持续刷存在感
品牌名
- “在定位时代,你唯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营销决策就是给产品起名”
辨识度
利用身体条件,制造记忆点
在风格上,践行个性点
打造人设
- 真材实料,真实的力量在于价值观
小白红利
- 做一个用心的服务者,做一个生活的分享者
S2 专业度:用“作品与方法”持续证明你能解决问题
内容体系
“秀肌肉”,占比60%
基于IP定位,赛道,身份,输出符合人设及定位的内容
输出与人相关的内容
- 透过你与他人的关系视角来展现你的专业
“展温度”,占比30%
- 在你的用户、读者、粉丝面前展示你鲜活、真实的形象
“撩产品”,占比10%
- 选对产品,包装你的产品,带货的频率不要太高,真正的高手会激发用户的需求与好感,进而让用户主动购买
打造爆款
帮你的用户发声
我这条短视频、这篇文章解决了什么人的什么问题
- 内容传播的本质,是你帮我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做到了我想做的事
爆款内容的公式:话题自带流量 + 戳中痛点,代替用户发声 = 自动传播,生成爆款
表达你的态度
- 从价值观角度、情感角度、干货角度,基于个人的价值观与认知勇于表达
做好选题
- 有热点、合人设、高价值
激活即时情绪
- 真正的爆款内容一定是带有情绪的,或幽默,或愤怒,或温暖
短视频
- 文案技巧:金字塔表达法(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全局,后细节),悬疑前置法(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展开说明→升华总结),情景表达法(植入情景→展开情景→总结升华)
写作
- 能真情实感地把一个东西讲得有理有据
讲课
作品
- 一个人真正被记住的是你的作品
输出
如何做到持续输出?
无话可讲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打造出一套成熟的内容生产机制
持续输出=持续+输出=成就感+内容库
S3 连接度:把“弱关系流量”转化为“交过心的铁粉”
用户思维
让用户听得懂
骁龙处理器,4900mA·h疾速闪充 VS 充电5分钟,使用1小时
10G内存 VS 把1万首歌装进口袋
让用户有成就感
- 学员在意的并不是“这位老师本来有多厉害”,而是**“他能让我变得多厉害”**
铁杆粉丝
铁杆粉丝就是优质且有一定购买力的忠实用户
做好3件事,加速铁粉的成型
收过费
- 没有为你的知识、产品、才华付过费的人,不能被称为铁粉
成过事
解决用户刚需
一对一咨询
教练式辅导
主动连接
交过心
- 连接比拥有重要1万倍
高质量社群
用户为什么加入我们的社群?
价值 + 价值观
社群的存在要能解决用户的特定问题
社群本身并不是用来圈人的,而是用来筛人的
至少建立4种感受
入群仪式感
- 请对方更多展示自己的优点与需求点
链接同频感
- 社群的基调一定是陪伴,是互助
集体荣誉感
有组织,有温度
社群委员会
线下见面会、游学、公益活动、旅行
公益支教、公益募捐、线下知识饭局
个人成就感
多制作跟用户个人信息相关的海报
- 展现他在社群中获取的各类荣誉、参与的各类关键事件、完成的作业情况、学习的成绩、付出的行为
标杆案例
刚开始接触你的人都会看一个关键要素:你是否有成功案例
筛选出对的人
- 业内有影响力、能成事、有购买力、品行正
当有了几个成功案例后,你的思想、才能、名字就会辐射更大的范围
弱关系
- 弱关系能打破信息壁垒,传播新信息
品牌故事
- 帮助他人看到可能性
风险管控
- 真诚道歉,适当补偿
S4 价值度:把影响力转化为价值,把价值反哺影响力
变现
机会变现
- 为什么别人会主动找你?无非是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流量,带来品牌溢价。而对于你来说,更应该看到的是平台、资源、人背后都是财富的孵化器。这是你出道的机会,也是创造财富的杠杆
产品变现
实体产品 or 虚拟产品
- 核心在于两点,一个是产品成熟度,一个是产品匹配度
服务变现
- 做社群、顾问、咨询、私人教练等
广告变现
- 切忌过于频繁地接广告
获利
- 当你真正想要做好个人品牌,或者说当你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时,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花钱买别人的时间,组建团队,集体作战。
学会定价
个人IP的产品定价公式:成本 + 期望的利润空间 + 供需关系 + 用户认知
知识产品如何满足用户心理?
- 设置门槛,联名认证,限量限额,稀缺服务
卖得更贵从来不是目的,提升用户对我们的认知才是
产品体系
引流型产品【扩充流量,建立信任】
可复制
建议不要免费,但尽可能低价
为了扩充流量,建立信任
利润型产品【秀出肌肉,筛选铁杆粉丝】
- 强关联+硬本领
溢价型产品【拔高势能,打造标杆案例】
作用是锚定,是为利润型产品引流的,提升影响力
稀缺感
少数人才会享有的权益,才能获得更高溢价
为了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付出更高成本、给他更大的能量
获得感
- 能实实在在给他帮助
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不是考验一个人的毅力的,它考验的是一个人全局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高手、长期主义者都是无限游戏的玩家,而不是有限游戏的参与者
总结
以人品与作品为根基,沿着辨识度→专业度→连接度→价值度的有序路径,围绕“收过费/成过事/交过心”塑造铁粉, 借助内容系统化 + 社群机制化 + 产品层级化 + 团队协同化形成稳健增长飞轮,并以**长期主义(无限游戏)**为方法论, 持续拉大“用户认知×真实价值”的乘积,最终把“被看见”变成“被选择”,把“影响力”沉淀为“可复利的品牌资产”。